翟美卿 日行一善的美丽人生
日期:2012.09.30 来源:《VOGUE 服饰与美容》
翟美卿是中国商界一位举足轻重的传奇女性。她上过福布斯的富豪排行榜,她的香江集团总资产达五百亿元;她还有一个更令人敬重的身份——慈善家。今天,她的慈善之路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投入的慈善捐助超过了8亿元。面对我们的独家专访,这个美丽的女人笑得有点儿腼腆,她说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并且认为“人人都可以做慈善,不只是捐款捐物,日行一善便很了不起。对别人说一句赞美和鼓励是慈善,孝敬父母亲也是慈善。”
难以置信眼前的翟美卿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妈。她身材苗条,讲起话来慢条斯理,声音细腻甜软,不时露出温柔的笑容。这个言谈举止没有半点架子的平和女人,却是一位闯荡商界近三十年的商界花木兰。她说父母都是老实人,他们教她“做人要诚实谦逊,逢人要避让三分”,这个简单的道理让她终生受用。和当年大多数拥有发家致富梦想的中国人一样,她起初只想多赚些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今慈善也成了她在建立香江集团之外一辈子的事业。她说:“如果不是因为要继续慈善事业,今天的我已经没有了做企业的动力。”
捐建学校改变人生
1979年,高中毕业后的翟美卿进入中国旅行社广州分公司工作。1985年,她辞职下海进入家具零售业,仅用两年时间,她就赚到了平生的第一个一百万,那一年,她才23岁。“我的父母教育我诚实本分,他们说的话我都会听;但另一方面我内心也很独立,18岁以后我就没再向父母要过钱,我有自己的梦想,就是自己当老板,后来这个愿望实现了。”创业初期的五年间,翟美卿历经了各种颠沛流离,甚至曾经直面过歹徒用利刃刺穿整个口腔的生命威胁。1990年以后,翟美卿和丈夫刘志强联手创立的生意终于渐渐稳定下来。1992年一位时任政协委员的朋友劝翟美卿夫妇在广东捐建一座学校。“当时我俩埋头于生意,出发点非常简单,就是既然赚了点钱,就做点好事吧,这样心里也舒服,何况朋友开口了,我们也不好意思拒绝。”对于这具有转折意义的第一次善举,翟美卿回忆起来却言辞朴素。那一年,她才28岁,她没觉得捐赠学校意义重大,甚至没打算去看落成的学校。直到后来有一天她有机会去当地参观,站在落成的学校前,被感激的人群包围时,她被打动了。“我们虽然用省下来的钱做了点好事,毕竟是力所能及,但对于被帮助的人们来说,这些钱的珍贵程度好像被放大了成千上万倍。以前我只想着为了自己和家人打拼,那一天我意识到,原来钱还可以这样花,可以帮助那么多人,我赚钱的目标突然和以前大不相同。也许是好心有好报,当你帮助别人,你自己的心里也快乐。这种良性的互动仿佛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又会反过来促进你的事业发展得更好。所以随着企业逐渐壮大,我们投入慈善方面的资金也慢慢越来越多。”
另一件事也让翟美卿印象深刻。当她去参观捐赠的第二所的学校时,为了欢迎她,孩子们没有去上课,漫山遍野站满了人,每条路上也都挤满热情的家长。村民们特意为她搭建了一个舞台,让她坐在中央,人们围着她,奏乐舞狮。她很感动,但更多的是惭愧。“自己不过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反而让当地人兴师动众破费了不少。”自此她决定,尽量不再去自己捐赠过的地方。但是,从那以后,翟美卿的善举也再也没有停下来。
中国非公募慈善基金第一人
因为捐赠了几所学校,很多人都来找翟美卿捐款。政府找,朋友也找。对她来说,有些善举是雪中送炭,有些则无异于锦上添花,而她自己则更希望是前者。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做慈善能不能更系统、更规范一些?能否成立一个基金会来专业化地运作这项爱心事业?于是她去民政部咨询,得知当时国内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她能做的只有等待。直到2004年,国家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翟美卿第一个前往申请,经过了一年时间的等待,审批最终通过。2005年6月14日,她自己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国家级的非公募基金会———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
2007年,基金会启动了“五个一千”爱心计划,计划建立1000个爱心图书室,帮助1000个贫困家庭,助养1000个孤儿,资助1000个贫困学生,组织1000个义工等。截至2011年底,这些计划已经全部完成。基金会在完成这1000个爱心图书室的捐助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逐步实现了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规范化。国家财政部和民政部今年拨款两百万元购买了翟美卿创立的“香江爱心图书室”项目。翟美卿擅于经营企业,她也希望能够以企业管理的方式运作基金会。“我们现在组织了中山大学的专家、民间专业人士一起成立了一个调研组,编写科学的调查问卷,请需要图书的乡村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调查中来。慈善的目的是善意的,但必须是通过尽可能科学、公开、规范、互动、周全的行为来实现,否则就有可能达成相反的目的。”翟美卿认真地说。
探寻慈善的可持续之路
从事慈善公益工作,并不仅凭一腔热血,只有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才能让善举持久。翟美卿说自己在基金会成立后六年多来,基本没有遇到非议,这源于她从基金会建立伊始就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和透明公开的捐助流程,这避免了后续的很多问题。“如果基金会要捐建一所学校,我们会直接介入管理。当地的负责人把预算报过来之后,我们会请专业财务人士做鉴定,这个过程同时也会有第三方进行监督。另外,我们每一年都要做详细的财务和工作总结报告,递交国家民政部年审并公示。”
除了捐款捐物等传统方式,翟美卿认为可持续性的慈善离不开创新的思路,也就是所谓不只是输血,还要造血。去年,她成立了香江女性创业基金,为有创业能力、想法的农村妇女提供小额免息贷款。在进行了20年持续的慈善捐助之后,今天的翟美卿拥有了对于慈善项目有了极强的判断力,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初夏女士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我与翟总交流一个经过前期扎实调研的捐助思路。这个项目将从广东逐步辐射到全国,邀请国内外从事慈善事业的专家,定期免费培训那些长期报道慈善相关内容的记者。其实慈善是一门立足于实践、非常专业的学问。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很多从事传播的人都还以为慈善就是简单的捐助。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只说了短短几分钟,翟总立即说:很好。你报个我一个预算,我们马上去做。”
直到今天,翟美卿和她的企业已经为慈善事业捐献了8个多亿,说起这笔巨大的数额,她却很轻松:“以前30万元可能对我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但今天这个数字是20年漫长的时间积累起来的,所以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在我自己有这笔钱的前提下捐出来,我觉得理所应当,也没有太大的压力。那些本身不富有,却仍旧在做慈善的人们才是我要学习的,那种境界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达到,我衷心钦佩这样的人。”
成功女性的处世哲学
身为四个孩子的母亲,同时还要管理一个庞大的集团,翟美卿如何分身运行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她的回答也相当轻松:“管理基金会也是在管理一个公司。我的集团下面有一百多家公司,不可能都由我亲自管。我的角色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定准有预见性的方向,找到专业的人来做管理,然后我们保持沟通定期开会就好。”正是因为具有如此理性的头脑,她才能兼顾事业与家庭,与丈夫刘志强拥有令人称羡的夫妻感情。同时,她坚持每天一两个小时的健身习惯,同时保有看书、弹古琴、写书法的业余爱好。
最近翟美卿开始攻读哲学博士,也喜欢上了阅读哲学书籍。“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因为信佛所以做慈善。其实我信的是一种‘道’。物质和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是并存的,并且相互作用。大多数人往往只看到物质,没有看到无形的精神其实在发挥着更为重要的力量。我觉得做事符合‘道’才会最终成功。‘诚为根,爱为本’就是我奉行的人生哲学。无论贫富,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处世哲学,只有这样,外面高速运转的纷扰世界才不会轻易改变你。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成功定义是: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你的家人、家族甚至整个社会都会为你骄傲。这主要是因为你的品德和行为,而不是因为你有多少钱。”
谈及慈善事业的未来,在翟美卿看来,她认为首先要继续做好企业来保障善款的来源,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营好这一百多家涉及家居、物流、房地产、旅游地产、教育产业的公司,照顾好员工,这本身也是一种慈善。”翟美卿说。而“赚钱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这是她希望儿女能够传承下去的家族文化。她的大女儿在美国读大学,目前已经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实习,正朝着母亲的方向发展,而翟美卿自己心底的梦想则是“为企业找到放心的接班人。然后我就可以一心只做两件事:环球旅行和慈善事业”。
最近一年翟美卿改善世界大小事:
1.成立香江女性创业基金,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小额无息贷款。
2.助养香江爱心福利院的孤儿。
3.在广东省政协会议上提案,建议政府增加每月对孤儿的补助金额,现在广东省孤儿补助金额的确提高了。
4.完成了建立1000所爱心图书室的原定计划。
5.鼓励大女儿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实习,大女儿开始对慈善有了新的思考。她本来在学商科,但现在也开始学习公共关系课程,还在纽约大学修读一个非盈利组织的硕士课程。
6.鼓励大儿子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他在美国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7.出门关灯,打印时双面使用纸张。
8.购物时尽量使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
9.减少私人用车次数,家中少开空调。